■编者按
近日,由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文明办等单位主办的2022年“江苏好青年”百人榜名单出炉。100位好青年登上榜单,分为疫情防控、爱岗敬业、创新创业、乡村振兴等六个类别,他们在各自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用奋斗绘就青春底色。其中,我市共有7名优秀青年入选,本期《青春奋斗故事荟》让我们一起走近其中几位优秀青年,看看他们是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彰显青春力量。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导师王勃教授
【资料图】
青春 在科技创新中闪光
来到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叩开房门,只见王勃正在组织博士生讨论深地空间震电磁光探测原创实验的方案。
王勃是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卓越学者、战略规划部部长,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多年来,王勃瞄准深地领域科技前沿,潜心研究,不断攀登科技高峰。
他带领团队研制出全球领先的中央级大型仪器设备“深部水害智能监测诊断系统”。该系统能够对动力灾害流变—突变过程中物理场效应进行并行解析与耦合诊断,具有国际首创性;测试分析系统可通过室内精细实验进行基础实验研究,也可通过组态用于矿井及地下工程灾害诊断的大型网络系统,受到了国内外知名专家的高度认可。
目前该系统已经在国家川藏铁路、国防等重大工程进行应用,在重大灾害防控方面保障了国家重大需求。
他常说:“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突飞猛进,我们要抓紧干,才不会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王勃带头规划实验室发展战略,带领团队建设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科研平台,主持地下空间探测高端装备研发平台建设工作,攻关震电磁光同步耦合监测关键技术。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他潜心育人,为学生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成长平台,组建“学士—硕士—博士—博后”交叉互助国际化梯队,建立“智商、情商、逆商”同步培养模式。
“课题研究有什么新进展?工业化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新问题?在研究团队每周的组会上,王勃老师都会和我们讨论,并给出解决思路。”博士生曾林峰说,“是王老师带领我走进了科研之门,他严谨负责的科研作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也成就着我。”
除了潜心探索科研学术及潜心育人外,王勃长期深入条件艰苦的一线开展科研工作。2020年国庆节假日期间,某矿业公司底板渗水,收到消息后,王勃带领团队连夜赶到现场,下深井开展实地勘查,经过详细论证,最终提出了超高水压陷落柱的科学防治方案,该方案得到了矿方及8位知名水害防治专家的一致认可。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广大青年提出殷切希望,这让王勃倍感振奋。“我将牢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带领团队在深地领域继续攻坚克难,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王勃说。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全地面起重机研究所所长助理陈志灿
勇挑重担 坚守研发一线
多年来,作为一名研发人员,陈志灿一直坚守研发一线,勠力创新,先后完成创造全球高空吊载记录的两款全地面起重机XCA1600和XCA1800研发,用实际行动为我国超大型起重机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陈志灿与绿色能源建设结缘于2016年。
“多年来我国风电建设集中在三北高风速地区,风机安装高度一般在100米以下,我们团队意识到,中南部一些低风速地区会成为我国风电建设的新战场,因此,针对这一高度,进行设计。”陈志灿说,2016年,团队预判到风电建设有向中南部和南部转移的趋势,而风机安装高度需要达到140米,于是提前布局超大起重机研发。
经过攻坚,陈志灿和他的团队花3年时间研制的全球最大全地面起重机XCA1600亮相,不仅使用便捷,安装时间还减少了一半,在市场一炮打响。
2021年,陈志灿团队又推出起重性能更高的全地面起重机XCA1800,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两款产品累积销售80台,销售额超30亿元,为我国绿色能源建设提供了最有力的吊装设备。
不仅如此,陈志灿还专注于自主创新。
据介绍,一个风力发电场往往由几十台风机分散布置,在山地风场,每个风机机位之前相距2公里到5公里不等。起重机从一个机位到下一个机位的转移过程,行业称为转场。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风电臂无法伸缩,起重机为满足狭窄道路的转移空间限制和整机行驶的重心稳定,需要在转场前将风电臂拆除,等达到下一个机位再进行安装。
面对难题,陈志灿再一次迎难而上,他想到既然新增动力来源无法布置,那就思考现有的动力是不是可以拓展利用。有了这个基本思路,陈志灿每天看图纸、跑现场,并多次出差到风机安装现场去看环境,思考各种可能性。最终,利用现有超起装置的动力,并将180°臂架翻转的过程分解的思路确定下来。
迄今为止,陈志灿所提出的“风电臂自翻转技术”已经上市5年有余,市场应用广泛。这一技术的应用使起重机不再需要额外的辅助车辆拆装和转运,作业前后的占地面积大幅减少,机位的基础建设成本得到极大削减,并且为客户节约了租车费用。由于本项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2021年荣获了第二十二届国家专利金奖。
面向未来,陈志灿将继续带领团队勇攀高峰,深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大吨位起重机产品综合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不断提升,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贡献青春力量。
江苏大庄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范思妍
为农民当免费“经纪人”
走进江苏大庄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只见高标准温室大棚内,辣椒、茄子长势喜人;地暖式大棚内,绿油油的西瓜藤蔓随处可见,一个个圆嘟嘟的大西瓜藏在绿叶间,甚是可爱。
大庄农业总经理“90后”姑娘范思妍穿梭在大棚内,或是查看果蔬长势,或是为前来学习的村民讲解技术。
“大学毕业之后,我在一家农业公司工作,当时就发现农民因为因盲目选品、自行育苗风险大、技术不足而遭受损失,我下定决心,以后要把自己培育的蔬菜种苗提供给老百姓。”范思妍说。
于是,范思妍一边向农科院、研究所专家请教果蔬种苗培育的有关技术,一边系统学习相关农业知识,并获得了南京农业大学农学本科学士学位。
经过努力,她将国内外的优质品种先进技术引进到当地,带领在家务农的妇女组建了嫁接育苗团队、农技服务团队,并带动当地妇女就业160余人。
2016年,范思妍创办江苏大庄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邳州市碾庄镇建成了570亩的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化示范基地。
“我们公司运用科学研究+教育培训+产品服务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对接科研院所引进新品种,通过培训、示范推广转化新技术,开展优质的蔬菜种苗及配套的相关服务。解决农户不懂种什么、如何种、如何销的难题。”范思妍介绍,如今,她的企业带动形成了邳州当地八路镇特色风味番茄栽培区,邳州市碾庄镇西甜瓜栽培区等特色蔬菜种植区,贾汪耿集草莓菜花轮作种植区等果蔬种植区。
扎根土地,服务一线,几年间,范思妍带领着她的农技服务团队服务于田间地头,为农民送去知识,送去科技。不仅如此,她还通过举办学习班、现场培训教学等方式,把技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大家。
2021年,她带领团队成立的邳州市大庄农业农民田间学校获批“全国百优农民田间学校”。自学校开办以来,累计开展培训60余期、培训农民5000余人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1家、带动发展种植大户1600余户。
此次能够入选乡村振兴类“我们身边的好青年”,范思妍表示,对她来说既是激励,更是动力,在大庄农业基地这片沃土上,将坚定信念,发挥特长,扎根基层,创新创业,真正做一个有情怀、懂治理、善经营的农村青年人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铜山区鼎丰果蔬家庭农场负责人韩旭
返乡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
5月23日,记者走进铜山区黄集镇黄西葡萄园,葡萄架下,只见刚刚挂果的葡萄小巧玲珑,如一串串碧绿的玉珠。葡萄园的负责人韩旭着实高兴,“今年的亩产量看着还行,收入肯定不会差。”
30岁的韩旭是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专业的研究生。临近毕业之际,看到新闻中关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报道,他被那句“广袤的田野,蕴藏着无限的机遇与希望,为青年人提供了人生出彩的舞台”所吸引,于是便响应号召,回乡经营起这片葡萄园。
“葡萄种植看似简单,但前提是必须要改良原有的土质。”韩旭发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对“阳光玫瑰”葡萄的品质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有机质含量越高,越容易种植出更高品质的葡萄。
于是,在建设大棚之前,农场使用了大量的有机废弃物菌渣、高温煅烧牡蛎壳粉为土壤补充有机质和矿质元素。每亩菌渣用量达50吨,投入费用约6000多元,将原本黏重的土壤变蓬松柔软疏松,为今后的丰产、稳产、优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土质问题解决之后,韩旭开始选择葡萄品种。经过考察,他看中了“阳光玫瑰”葡萄外观美、甜度高、市场销量好的特点,将该品种的葡萄定为主攻方向,同时选择“妮娜女王”“东方蓝宝石”“丛林玫瑰”等品种少量试种。
“现在市面上同品种的葡萄很多,但我一直把果品的安全线当作自己的生命线。”说到果品,腼腆的韩旭顿时打开了话匣子。他介绍,自己非常重视绿色种植,在降低化学肥料的使用上下足了功夫。他根据土壤检测结果,着重补充腐殖酸、氨基酸、中微量元素等,这样每亩仅需15公斤化学肥料即可满足树体需求,大大降低了化学肥料的使用量。在这种绿色的生产模式下,不仅果品的安全性得以保证,品质也有了质的提升。
采访中记者得知,韩旭在发展自己事业的同时,还带动周边农户通过务工、发展葡萄种植等增加收入。目前,他培训葡萄管理专业技能人员达30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150余个,累计服务周边葡萄种植农户40余户,平均每年每户增收6万余元。他说:“这就是放弃城市工作,扎根家乡事业最好的回馈。”
生于农村、长于农村、服务农村。韩旭说,他会结合专业特色和优势,持续为乡村振兴建设贡献力量。
鼓楼区孟家沟消防救援站副站长操文斌
抗疫路上的蓝焰“护航人”
疫情防控关键时刻,他从“火焰蓝”化身“防疫白”,在抗疫一线日夜奋战、枕戈待旦,他就是操文斌。
2022年3月,根据徐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策部署,成立应急救助服务专班,操文斌带领30名骨干消防战士成立“抗疫保障车队”,24小时待命,承担起转运医患、运送药品物资等任务。
接到任务后,他立即对车队管理、物资调派等工作程序全流程模拟。“我们一定要保证车队的正常运转,把任务完成好!”操文斌坚定地告诉参与此次保障的队员。
2022年4月3日,保障车队投入工作,四面八方打过来的市民热线涌入。
“您好,我是一名出院病人,但回家的道路已被封控,目前无法通行。”
“好的,我们已经出发。”
操文斌接车队的出行救助任务,主动请战完成“第一单”。了解到患者刚刚做完腰部手术,操文斌便小心翼翼地配合求助者家属将其挪运到车上安全送达,再配合其家人将患者转移至运送人员的三轮车上,确保患者顺利返回家中。
保障车队运转第一天,他累计出动3次、服务群众8人次、行车距离300余公里,顺利完成了转运急需就医病患、运送紧急物资等任务,生动诠释党员干部和消防救援人员的硬核担当。
承担应急救助服务期间,操文斌始终把所有派出车辆和人员的安全记挂心头,每日进行安全教育,任务途中调度好每个环节。夜深人静,他等到最后一组队员归队后,才会安心入睡。车队组建初期,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以及车辆数量多、行驶里程远,保障机制还没正式形成,很多车辆油箱“见底”,操文斌果断自行垫付油费2万多元,帮助车队渡过难关。他每天接打的求助和车辆调度电话达200个以上,总是将每一次通话化为为民服务的行动。
在承担应急救助服务期间,保障车队共处理求助工单2100余起、出动车辆1820辆次、服务群众2270余人次、安全行车距离5.7万余公里。操文斌带领抗疫保障车队24小时全天候待命、闻警即动,“火焰蓝”的速度体现着这座城市的温度。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下一篇:最后一页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