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参考消息网7月7日报道德国外交政策网站7月5日刊发题为《中国的第一次反击》的文章,作者为卢纲。全文摘编如下:
在西方对中国发起的不断升级的经济战中,后者对前者发起首次全面反击,并宣布从8月起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原材料实施出口管制。这适用于镓和锗,它们是生产高性能芯片、光纤电缆和太阳能电池以及夜视镜等军事装备所必需的元素。
专家估计,中国停止的交付在短期或中期内无法被替代。虽然这些元素原则上可以在西方进行开采和加工,但成本比从中国进口要高得多,且会造成相当大的环境破坏。北京通过此举回应这样一个事实:美国不断试图通过新的制裁来损害中国半导体行业并阻止中国崛起,而欧盟也在计划实施新的出口和投资管制。
华盛顿正再次扩大制裁范围。美国已开始针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在大范围内采取惩罚措施,主要借口是保护美国免受中国间谍和黑客攻击,或减缓中国的军备升级。美国首先试图摧毁华为和其他一些中国高科技公司,并强迫第三国在建设5G网络时放弃中国技术。去年秋天,美国又禁止向中国提供高性能芯片,用于制造此类芯片的设备也受到该禁令的影响。迫于美国的压力,荷兰最近继日本之后同意停止向中国提供用于生产最先进半导体的设备。华盛顿不断推进,现在也不想供应人工智能应用所需的芯片,甚至还计划将中国企业排除在美国云产品之外。
德国和欧盟紧随其后——尽管存在一定距离。柏林和布鲁塞尔坚称,它们拒绝与中国脱钩,但会避免与中国进一步合作所带来的风险(“去风险”)。从官方角度来看,这将导致西方尝试不再从中国购买初级产品,而是从印度或越南等其他国家购买初级产品。
中国迄今对采取全面反制措施持克制态度。它在5月份才采取较为强烈的反应,对美国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采取了措施,禁止其产品用于中国的关键基础设施。现在中国又采取了上述镓和锗的出口管制措施。这两种元素主要在中国开采和加工。这并不是因为其他地方没有这两种元素,而是因为它们的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的,而且中国的价格明显低于西方。此外,其开采和加工过程有时对环境的破坏也很严重。根据欧洲关键原材料联盟的数据,中国最近生产的锗占全球使用量的60%以上,生产的镓占全球使用量的约80%。
新出口管制的具体影响很难估计。欧盟最近从中国进口了约71%的镓和45%的锗。如果北京像欧盟及其成员国希望切断中国与欧洲技术的联系一样限制原材料出口,那将对欧盟的半导体行业造成沉重打击,可能还会对即将在德国建立的半导体工厂造成沉重打击。计划中的脱碳项目也将受到损害,因为脱碳项目所需的技术也依赖于镓和锗。
除了供应短缺将导致价格飙升之外,专家认为中国的供应不可能被迅速取代。布鲁盖尔研究所的西蒙·塔利亚彼得拉说,西方将需要“至少十年”才能“摆脱中国的原材料供应链”。
下一篇:最后一页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